当前位置: > 正文

二氧化碳成延长石油油田增产“香饽饽”

来源:陕西日报时间:2025-08-05 15:10

7月29日,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杏子川采油厂化38注气站,工作人员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霍海澎摄

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气——二氧化碳,是企业碳减排的关键。

如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集回收,助力企业煤化工项目碳减排,还把回收的二氧化碳液化后,运输到油田深注到地下油井,用于采油过程驱替原油,实现“变废为宝”。

7月29日,在位于延安市安塞区的杏子川采油厂化38注气站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项目现场,3台巨型银白色球罐装置并排而立,与一旁上下起伏的红色抽油机构成黄土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

“利用这3台装置,我们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并通过管道注入地层,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延长石油杏子川采油厂厂长刘力鹏介绍,“这归功于我们不断突破技术难题,提升二氧化碳封存条件,同时形成低成本、技术一体化的优势。”

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能源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近年来,延长石油依托油气煤盐资源优势,开展全流程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项目,让二氧化碳成为延长石油实现油田稳产、上产的“香饽饽”。

延长石油首席科学家、总地质师王香增带领团队,历经17年,逐一攻克CCUS工业化应用二氧化碳捕集成本高、地质利用效果差和全空间二氧化碳封存安全评价及监测难等技术难题,形成二氧化碳捕集、地质利用和封存系列技术成果,率先打造全流程一体化CCUS示范工程,形成了“煤化工低碳发展—致密油气藏绿色开发”的联动发展模式。该模式不仅推动致密油气绿色开发,还支撑延长石油百年老矿焕发新生,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据介绍,二氧化碳注入能够降低原油黏度,使其流动性更强,更易于将藏在岩层缝隙的原油“驱赶”出来。“相较于注水驱油,二氧化碳驱油可提高原油采收率8.1个百分点,还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用水。”延长石油研究院二氧化碳驱油封存博士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杨红说。

“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成本低也是我们的优势。”刘力鹏说。延长石油在陕北地区拥有4个煤化工园区和13个低渗致密油田,油气煤资源共处一地、源汇匹配合理,而且煤化工二氧化碳排放浓度高、捕集成本低,已建成的榆煤化二氧化碳捕集成本每吨105元,输送距离小于150公里。同时,延长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简单,地层稳定,断层不发育,是二氧化碳封存的理想场所。

“杏子川采油厂化38注气站的二氧化碳注入规模已达到每年36万吨,相当于每年植树324万棵,可以节约水资源108万立方米。”刘力鹏说。

此外,杏子川采油厂以风电光伏多能互补为切入点,积极推进“CCUS+新能源”项目。CCUS项目区已建成1500千瓦风能和25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6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420吨。

初步评估显示,延长油田拥有17亿吨探明储量适宜进行二氧化碳驱油,其二氧化碳理论封存量达8.84亿吨,具备自主开展CCUS全流程一体化研究与工程示范的条件。

截至目前,延长石油已在靖边乔家洼、吴起油沟及白豹、安塞杏子川化子坪油区成功建成年注入能力达41万吨的CCUS项目。

据了解,延长石油正在加紧谋划布局一系列CCUS相关技术攻关和项目建设,将其在陕北地区的煤化工园区与低渗致密油田连接起来,打造从二氧化碳捕集到驱油利用再到地下封存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在延长油田落地生根。(陕西日报记者 霍海澎 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