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中俄联合阿尔泰考古成果丰硕

来源:陕西日报时间:2025-08-08 16:55

8月7日,记者从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获悉:7月8日至7月31日,由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中国西北大学)与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组成的北亚考古队,在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晓科沃区奇列塔村顺利完成年度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在为期3周的考古工作中,联合考古队系统发掘了4座墓葬。其中3座属于早期铁器时代(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分别归属于巴泽雷克文化、卡拉—科宾类型和尕尔干塔类型;1座属于中世纪的斯罗斯特金文化。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卡拉—科宾类型和尕尔干塔类型墓葬,二者在阿尔泰地区均非主流文化类型。卡拉—科宾类型墓葬流行石棺葬具,可能与中国新疆地区的石棺葬存在关联;尕尔干塔类型墓葬即国内学界熟知的头蹄葬,其在阿尔泰地区的出现,可能受到了中国北方文化的影响。头蹄葬是指将牛、马、羊等家畜的头骨和蹄骨随葬于墓葬中的一种葬俗。

除墓葬发掘外,联合考古队还对奇列塔村周边河谷地带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新发现一批墓葬遗存,为后续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阿尔泰地区横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4国,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也是研究中心的重点工作区域之一。阿尔泰国立大学考古学科长期深耕俄罗斯阿尔泰考古,与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有深厚的合作研究基础。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联合考古发掘工作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未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将与阿尔泰国立大学在联合考古、合作研究、人员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的长期务实合作。(陕西日报记者 赵茁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