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盐碱滩变身“海鲜湾”

来源:宁夏日报时间:2025-07-18 16:28

俯瞰宁夏蓝湾生态养殖基地,鱼塘、温棚星罗棋布。

南美白对虾畅销区内外市场。

定期对养殖的鱼虾进行抽样,进行病虫害检测,以提高成活率。

瞧!我们养殖的加州鲈鱼,体型匀称,肉质紧实。

通过科技攻关,实现了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等名优品种的设施化养殖,打破了传统养殖的季节限制,实现了全年无休的生产模式。

盐碱滩变身“海鲜湾”,这是宁夏蓝湾生态养殖基地的绿色嬗变。

七月,位于贺兰县常信乡的宁夏蓝湾生态养殖基地水光潋滟,1600亩鱼塘如翡翠镶嵌于大地之上,400亩温棚与经果林交相辉映。这片昔日寸草难生的盐碱滩,如今跃动着鱼虾翻滚的蓬勃生机——南美白对虾竞相追逐,大黄鱼穿梭于模拟海水环境的养殖池,斑节虾在循环水系统中舒展身姿。这里没有海,却以“海鱼陆养”的实践,开创了西北内陆盐碱水养殖高端水产品的先河。

面对传统渔业的水污染与低效益困境,宁夏蓝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自2010年成立之初便锚定转型。依托宁德师范学院、集美大学的科研支撑,基地创造性开发内陆盐碱水“海水化”技术,通过水质调配系统模拟海洋环境,结合自动化恒温装置将水温精准控制在25℃至30℃,破解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的生态瓶颈。

水质是命脉,循环是核心。蓝湾生态养殖基地采用全封闭循环水系统,配备生物滤池、蛋白分离器等先进设备,24小时监测氨氮、含氧量等关键指标。养殖废水经“三池两坝”尾水治理体系层层净化,转化为无害硝酸盐后回用,实现全程零排放。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鱼虾健康生长,更使单位产量较传统养殖提升40%以上。

如今,在蓝湾生态养殖基地,林木涵养水土,鱼塘净化盐碱,养殖废弃物经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反哺农田,形成“林—渔—田”立体循环,焕发出无限生机。(文/图 宁夏日报记者 马楠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