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新闻网时间:2025-08-14 17:12
这个盛夏,西安大唐芙蓉园化身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舞台,"长安舞会·音乐季"暑期活动正以"百代过客,唯经典永恒"为主题精彩上演。从晨光初照到华灯璀璨,这座唐风园林用非遗鼓乐、国乐雅集、唐风妆造和夜游光影,为游客铺开一幅流动的盛唐画卷,更推出多重惠民政策让文化体验触手可及。
非遗与国乐的时空对话
在紫云楼的晨光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正唤醒沉睡的记忆。每日上午10时,《东仓鼓乐》传习公益活动准时开课,非遗传承人将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带领游客触摸千年音律的肌理。那些曾回荡在唐代宫廷的曲调,如今化作游客指尖的节拍,让沉睡的文物"活"在当下。
活动期间每周末,凤鸣九天剧院上演"音之乐之"盛唐音乐会。陕西民族乐团与中央民乐团的艺术家们,带来一场跨越地域的艺术对话:西安鼓乐与敦煌乐舞的"斗舞",秦腔与民谣的"对歌",让传统艺术在碰撞中焕发新生。通过抖音直播,这场文化盛宴将打破时空界限,让全球观众共享唐韵风华。
而在仕女馆的望春阁,一群特殊的"艺术家"正准备登场。"鹦十二"演唱会每日开演,为游客带来别开生面的互动体验。它们或吟诗,或杂技,用天真的童趣诠释着盛唐的开放与包容。
穿越千年的唐风体验
步入仕女馆的花神学院,仿佛打开了时空的衣橱。十二花神主题妆造让每位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盛唐模样:或端庄典雅的贵妃妆,或清新脱俗的荷花妆,从发髻的金步摇到裙裾的蹙金绣,每一处细节都还原着《簪花仕女图》中的唐风美学。
在芙蓉妆造学院,专业妆娘传授"额黄""花钿"等传统妆容技法;在大唐礼仪体验中心,游客可学习"万福礼""叉手礼"等唐代礼仪;而在非遗手作空间,一支亲手制作的鎏金发簪,将成为这段穿越之旅的最佳纪念。
唐诗峡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朗诵会迎来了一批批小学子。他们与"诗人王维"对诗联句,在飞瀑流泉间吟诵,让千年前的文字重新被赋予生命。获得"诗歌小达人"称号的小选手,还将受邀参与盛唐乐舞巡游,成为流动的文化使者。
盛唐夜宴的当代演绎
当暮色降临,大唐芙蓉园才真正展现出它的魔力。身着华服的游客加入"盛唐乐舞巡游",跟随宫廷乐师的笙箫,沿着曲江池畔款款而行;移步长安码头,登上《大唐追梦》游船,看光影交织中,李白对月吟诗、贵妃霓裳起舞。
为了方便天南海北来的游客,景区还推出了系列惠民政策:比如,游客如果在仕女馆花神学院换上十二花神主题妆造,便能免费入园,妆成后加入盛唐乐舞巡游的队伍,还能获赠《追梦大唐》水上夜游观演资格。每日12:00前入园的游客仅需68元门票即可参与紫云楼内《东仓鼓乐》公益课堂,亲手触摸盛唐遗音的温度。夜渐深时,胡店码头的西域胡乐与"荔枝酿"美酒正邀人小酌,预订跟拍服务的游客可免费领取特调饮品一杯,回味长安夜宴。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实习生 谢思琪 屈思语 图/大唐芙蓉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