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让“土地孕育的丝绸”站上国际时尚舞台 “南方丝巢×吕越”时装发布会焕新亮相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

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09-11 15:48

2025年9月10日17时10分,“南方丝巢×吕越”时装发布会于 2025 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在北京 798・751园区焕新亮相。作为本届时装周亮点大秀之一,这场发布会汇聚国际时尚目光,同时也是知名时装艺术家吕越时隔28年再次回归中国国际时装周的T台,她带着以“巴马有桑”为核心的丝绸时尚叙事,重塑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融合的典范。

图片1

“南方丝巢”,作为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知名品牌,深耕河池巴马桑蚕资源,其 100% 优质桑蚕长丝产品凭借抗菌防蛀、柔软回弹的特性,已获多项权威认证,今年4月刚刚获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颁发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如今的广西嘉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丝绸全产业链标杆企业,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扶贫龙头企业、国家民品定点生产企业。此次与吕越的携手,双方以 “巴马有桑” 为主题,围绕 “生态材质 + 艺术设计” 为双轴,将巴马绿色有机真丝与前沿时尚语言深度绑定,让“土地孕育的丝绸”站上国际时尚舞台。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发布会的核心亮点,源于吕越团队对“巴马有桑”主题的艺术化解构与创新表达。在设计前期,吕越率团队深入河池巴马桑园采风,从喀斯特地貌的线条、壮锦传统纹样的几何结构中提取灵感,形成“自然符号 + 非遗基因” 的设计内核。呈现出“丝韵本真”“锦承新境”“蝶变未来”等系列作品,她创新性地将植物染、鱼子缬非遗技艺与现代剪裁结合,使基础款丝绸服饰兼具手工温度与当代审美。搭配不对称裙摆、解构式西装廓形,让千年壮锦脱离“传统服饰”的刻板印象,适配职场、社交等多元现代场景。

此外,吕越围绕其标志性的蝴蝶元素进一步探索“非遗与科技”的融合边界。将 3D 打印技术与织锦结合,部分融入壮锦“蝶纹”元素,打造出“虚实交织”的视觉效果。这不仅解决了传统织锦厚重、不易塑形的难题,更以“蝴蝶破茧”的意象,隐喻河池桑蚕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时尚产业的转型,与其强调的“破界再生”的核心逻辑高度契合。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11

图片10

图片9

图片12

图片15

图片14

图片13

此前多年,因受邀前往中央美术学院创办时装设计专业重拾教鞭,吕越从职业时装设计师的身份转身为高校教师,其作品的呈现形式也随之发生重要转变——从聚焦动态演绎的时装秀,全面转向更侧重工艺细节与文化表达的时装艺术静态展陈,在美术馆的展览空间里,以装置化、场景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近距离触摸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魅力,以及体会艺术赋能设计的深刻含义。也正因这一创作与呈现形式的转换,她暂别了时装周的舞台。而此次携“巴马有桑”主题回归,既是她对时装秀动态叙事的再度探索,更是将静态展览中沉淀的工艺深度与文化思考,重新注入 T 台语境的一次全新尝试。这其中,大秀后半程中模特们如同装置般的站立组合,有着吕越在时装艺术中耕耘多年的静态语言特征,无疑将系列时装的呈现定格在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瞬间。

广西河池市人民政府对此次发布会给予全方位支持,从产业协调到秀场协作,全力推动“河池茧丝”走向国际舞台。近年来,河池以“河池桑蚕茧,世界新丝路”为战略,通过全产业链建设、科技创新赋能,推动桑蚕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而此次 “南方丝巢×吕越” 的合作,正是河池丝绸“艺术赋能产业”的生动实践。

图片16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时尚展示,更是吕越以艺术设计为桥梁,让巴马丝绸实现 “从精品材质到文化符号”升级的关键一步。通过艺术化转译,吕越让河池的土地基因、非遗技艺成为可穿戴的时尚语言,既坚守了绿色有机与文化传承的初心,更将推动 “巴马有桑”成为具有国际辨识度的丝绸 IP,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范式。(中国发展网)